“天关”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含义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1. 犹天门:在古代文献中,“天关”有时被用来指代天门,如北周庾信的《周祀圜丘歌·雍乐》中的“迴日轡,动天关”以及唐孟郊的《杏殇》诗之七中的“灵凤不衔诉,谁为叩天关”等。
2. 地势险要的关隘: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且险要的地方,如唐杜甫的《后苦寒行》之一中的“蛮夷长老畏苦寒,昆仑天关冻应折”以及清袁枚的《随园诗话》卷二中的“胡书巢……《朝天峡》云:‘侧目望天关,阁道更渺茫’”。
3. 指宫廷:在古代文献中,“天关”有时也用来指代宫廷,如唐皎然的《览史》诗中的“嘉谋匡帝道,高步游天关”以及宋陈鹄的《耆旧续闻》卷九中的“天关启钥趋朝后,侍史焚香起草初”等。
4. 星名:在古代天文学中,“天关”还指代某些星名,如角星、北辰、春三月的斗星和冬月的奎星等。
此外,“天关”在现代也有新的含义。例如,中国科学院主导研制的“天关”卫星(爱因斯坦探针卫星)主要用于观测宇宙中的剧烈爆发现象,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宇宙“焰火”。这颗卫星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北宋至和元年(公元1054年)司天监观测并记录的“天关客星”超新星爆发(SN1054),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天文事件之一
上一篇:新开传奇私服1.95
下一篇:没有了!